日月山河还在,大明江山永存 – Andy's BLOG

Andy's BLOG

格理悟道,大道至簡

日月山河还在,大明江山永存

所谓《明朝那些事》

于谦,王守仁,张居正,这三位不世之臣留给我印象最深。先说第一位于谦,在我没读这书之前《石灰吟》是我对他仅有的认识,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发现这首诗是对他诠释。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土木堡事变之后,他联合孙皇后,力排众议,拒绝南迁,积极备战。扶持景帝登基,当时全国上下全靠于少保,从上头政策到下面防守军队无不仅仅有条,铲除王振余党之后励精图治,率二十二万大军死守北京城,抵御瓦刺大军,也先利用英宗为盾企图攻入京城。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严词拒绝,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是为民族英雄。景帝对他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负经世之才是《明史》对他的认可。他刚正不阿,不负“三杨”的期望。他个性刚直得,只因罪过石亨,使其记恨于心。夺门事变之后,上书景帝,以谦想拥立藩王之由借皇权刀杀于尚书,最终杀生成仁。当我看透了朝廷官场的的尔虞我诈,读熟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明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更能体会于谦有容乃大,装的是苍生,容的是你我。私利不知,胸怀天下,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当抄家的人到于谦家时,发现家徒四壁,身无长物。堂堂少保次一品,兵部尚书,家里还是身无分文。读至此时,虽不是热泪盈眶但也泣不成声,在于谦身上所有赞美都显得黯淡无光。人活一世,为国为民。于谦用自己的骨架支撑起整座庙堂之高,用自己的血液汇聚成江湖福泽万民,用自己的心包裹着普罗大众。我知道无论是景帝还是英宗都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他要的只是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大同。就是这样的他却沦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令人扼腕,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他向世人最后的一次耳语。

于少保光明磊落的走完了这一生。

我觉得全书里最为可惜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他的励精图治在明中叶后的皇帝中数一数二,却落得挂在煤山歪脖子树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少年时他能凭借自己权谋智取魏忠贤,用自己的手腕与整朝文官一较高低,当他听袁崇焕的五年收复辽东可以激动难眠,认为自己不会愧对祖宗的大明江山,重用杨嗣昌构筑锦宁防线并让袁崇焕带三十万大军开赴辽东,可袁崇焕刚愎自用上任就杀毛文龙使军心不稳。之后皇太极率军绕过山海关直逼北京,让本就独木难支的大明打北京保卫战,袁崇焕失职该斩。对内数十万流民大军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剿流寇,崇祯帝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魏宗贤事件和朝廷党争让他始终用人存疑。这也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弱点不是缺点,缺点可以修正但弱点不行。懂得历史,超越历史才能抹去弱点。内忧外患让他焦头烂额,东林党争让他心力憔悴,小冰河时代,瘟疫横行,崇祯每天睡四,五个小时身着补丁勤政节俭,他所有的努力也无法超越苍天赋予他的不幸而他所有抗争必将失败的状况也早已认识。他仍然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努力,抗争,坚持,期望不存在的奇迹。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他的勇气,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而他也有这种觉悟所谓的觉悟,不是抱定牺牲的决心,而是在黑暗的荒野中,劈出前进的道路。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城,煤山上崇祯自缢。这位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解脱了。远离了党争,远离了忧患,我认为他是有脸面对列祖列宗,明朝之坏,坏于嘉靖,历史仿佛开了大大的玩笑,最勤奋节俭的竟是亡国之君,只能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虽至如此,也绝不会影响我对崇祯的敬佩。谁人能不经历失败,谁人又有勇气的走下去?佩服虽千万人,吾往矣,决死不归的气魄。坏事情终会过去,凄风冷雨终会雨过天晴,愿自己只争朝夕,不忘初心。